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将果实图形变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香蕉,梨等果实的方形纸若干。
2、果实造型画,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察果实的形状,启发幼儿想象。
请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果实,说说它们都像什么?还能把他们变成什么?(如:香蕉变成小船,橘子变成太阳等)
二、欣赏范画,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出示范画,有以果实为辅的变形画,也有以果实为主的变形画。
2、启发幼儿说出:果实都变成了什么?你还想把他们变成什么?
3、用添画的方法进行果实造型。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片,进行添画造型。
三、展示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并互相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中有趣的地方。
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果实造型》中的作品装饰自己的活动室。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果实变变变中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图形变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轮廓图2 张,水果彩图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白纸若千,水彩笔,油画棒。
2.魔盒1个,内放水果手工作品3—4个(如“香蕉小船”等),实物香蕉等水果3-4个。
3.果实造型范画。
4.《秋天多么美》音乐CD(盒带)。
5.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演示“魔术”,启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出示魔盒和一个香蕉,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香蕉小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香蕉变成了什么? 身上多了些什么?
(2)教师出示其余水果,如苹果,先引导幼儿猜想自己能把苹果变成什么?能把橘子变成什么?..“然后用盒“变”出相应的果实造型,验证或拓展幼儿的想象。
(3)用“魔术”变出范画,启发幼儿说出果实变成了什么?自己还想把它们变成什么?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2.用添画的方法进行果实造型。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片或者空白纸进行添画造型
(2)教师观察幼儿的添画,指导、帮助幼儿根据果实特点大胆想象、添画。
3.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向大家介绍配的作品,说说同伴作品中的创意。
四、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果实造型”作品装扮活动室。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2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大、小椭圆形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
2、能够大胆运用自己喜爱的色彩作画,合理地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长颈鹿范画一套,长方形画纸,蜡笔,展示板。
2、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了解长颈鹿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是谁?(逐一出示图片)
2、你们认识它吗?在哪儿见过?
3、你看到的长颈鹿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长地脖子像什么?(比划一下)为什么长这么长的脖子?(方便吃高处的树叶、发现远处的敌情)它生活在哪里?(非洲的大草原)它喜欢吃什么?长颈鹿有几条腿?粗还是细?(一旦发现敌情,迈开长腿就跑)
4、师小结: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大多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它们的脖子和腿都很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站得高、看得远,还可以保护自己。
(二)学习画法,表现长颈鹿的典型特征。
1、如果请你来给长颈鹿画个像,你会怎么画?
2、你觉得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比较难画?
(老师把幼儿说到的地方逐一画出,组合成图画) (在草地中央住着一个大蛋,在草地角落住着一个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从门前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从后门接了一根电话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
3、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发散思维,讨论长颈鹿的动态画法。
1、树叶长在左上方,一起来学学吃树叶。如果长在右上方呢?低一点呢?
2、小结:原来长颈鹿的脖子这么灵活,我们在给长颈鹿画像的时候,就要替它设计好,朝哪个方向吃树叶。
(四)创作画像。
1、创作要求:
A、自由选择颜色涂。
B、先画好的,可以填背景。
C、听音乐,音乐结束停笔。
2、幼儿作画。
3、教师指导
A、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
(五)展示作品,评价。
最喜欢同伴的哪一幅,好在哪里。
中班美术教案3设计意图:
艺术源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跳出教材的圈子,更多地从生活中去发现艺术,挖掘艺术,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感受生活和周围环境中体现的节奏、秩序、结构、韵律等与艺术表现相关的要素,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活的感知能力和细微观察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艺术就在身边,美就在身边。春天来了,小鸟在叽叽喳喳唱歌,真好听。带着这个想法,设计了手工活动活动《手掌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 ……此处隐藏7063个字……看看里面的果肉,然后尝尝味道。但是考虑到幼儿尝水果和教学环节相交叉的形式可能使幼儿注意力分散,很难控制教学活动的纪律。因此请了一位幼儿上来尝,之后告诉幼儿什么味道,幼儿猜对了吗?整个活动介绍结束后再请幼儿集体尝不同的水果。但是这个环节可能和刚才的猜味道环节又衔接不够连贯,难以调动幼儿的回忆。
所以觉得这个活动要上下来容易,但是要上好还要考虑很多的环节连贯性。
中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知道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2、能用对角折的方式折出小被子。
3、能在折纸内层添画人物形象,用简单花纹装饰小被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作品展板
2、折纸步骤图、手工纸,画笔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宝宝)宝宝怎么了?(睡着了)她是怎样睡觉的?(朝右侧睡的)
二、知道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朋友你在家里是怎样睡觉的?谁来给大家学一学?
看课件小结:有的小朋友仰着睡,有的趴着睡,还有的侧着睡、有的趴着睡和蒙头睡,怎样的睡觉姿势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听一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播放课件)
三、观看作品范样,讨论折叠方法。
1、老师出示范样,幼儿观察。
老师把刚才小朋友睡觉的样子用折纸的方法表现出来了,你们看,这些宝宝可爱吗?他们是怎样做成的呢?
2、出示折纸步骤图,老师边提问幼儿折法,边讲解示范。
①用一张正方形的纸。
②沿中心线对角折。
③折成双三角形
④把三角形摆对称时,左下边的角依箭头往里折。
⑤右下边的角也依箭头往里折。
⑥折完后检查小被子是否对称。
⑦添画宝宝:老师在提问图7时用稍大的纸重点示范宝宝的画法。
(先画一个圆圆的头,上面画出黑黑的头发,再画出两道弯弯的眉毛,闭着的眼睛用下弯线画出来,画上微笑的嘴巴,头的两边加上耳朵,最后画出肩膀和衣服上的扣子),提示画宝宝的位置,要画在折纸的内层。
⑧添画花纹:老师提问图8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范样的花纹,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纹,幼儿边说老师边画出来。
四、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折叠,教师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小朋友,你能看着图示,也来折一折,画一画吗?现在开始吧,有困难举手问老师。
五、播放背景音乐,布置作品展“宝宝睡着了”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小朋友,你们看,天黑了,大家把宝宝放到床上睡觉吧!你们看他们睡的多香啊!宝贝,你用什么花纹装饰的小被子?这个小被子是谁的?真漂亮!小朋友,你们装饰的小被子,有的用的……有的用的……大家互相欣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中班美术教案15一、 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中班。新的环境给幼儿新的感觉,尤其是主题墙板海底世界幼儿非常感兴趣。是幼儿平时谈话的焦点,尤其是对上面的鱼感兴趣。虽然这些鱼是用废旧材料做的,但多种多样体形的鱼和鱼身上的色彩花纹深深的吸引了幼儿。有的幼儿说:“我喜欢三角形的鱼。”有的幼儿说:“我喜欢孔雀鱼,它身上的花纹好看”。还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胖头鱼”。在美术区角活动时幼儿喜欢拿自己喜欢的彩笔画各种各样的鱼。顺应幼儿的兴趣点,我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想让他们用报纸来做五彩鱼。于是生成了美术活动——报纸五彩鱼。新《纲要》明确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用报纸制作鱼有创意幼儿能感兴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二、幼儿现状分析:
幼儿升入中班已有绘画鱼的基础,有一定制作手工的基础。会使用剪刀、双面胶。喜欢动手制作,有一定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有一定的探索欲望。
三、活动流程;
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幼儿操作验证推想————幼儿制作——欣赏、交流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观察法、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尽量减少示范,让幼儿在亲自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
五、活动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
2、尝试用彩纸设计并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六、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难点:用报纸卷曲固定鱼的外形。
七、教学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各种形状的“报纸鱼”范例三个。
3、报纸若干、各种形状的彩纸、纸条供幼儿装饰鱼身上的花纹用。双面胶、剪刀。小盆、小筐与幼儿数相符。
4、PPT《美丽的鱼》
一、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欣赏鱼的形状和花纹。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看电视里的鱼有什么形状的?
鱼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五彩鱼”范例,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
★老师手里的这条鱼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
★你能做出什么形状的鱼?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二、幼儿操作验证推想。
★幼儿用报纸卷鱼形,
师:用报纸怎样卷出鱼?
(通过卷、拧的方法)
师:你卷出的鱼是什么形状的?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卷出和别人不同形状的鱼)
师:怎样让这条鱼固定住呢?
(用双面胶粘)
教师注意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师:鱼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彩纸、花纹不同的纸条请小朋友来装饰,可以朝不同方向粘贴。
三、幼儿制作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及工具的使用卫生。
★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四、欣赏、交流
★教师帮助幼儿将鱼用夹子摆好。放到展示台上幼儿便于欣赏交流。
★教师幼儿集体欣赏、交流。幼儿相互评价
(评价时要有点,是喜欢颜色?是喜欢鱼的形状?还是花纹?)
★活动自然结束。把好洗手关。作品可投放到美工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