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船》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纸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纸船》教案1【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和小熊之间感人的友情故事。松鼠和小熊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得到了对方的友谊,也收获了快乐。在友谊产生裂痕时,他们仍然心系朋友,珍惜感情,最后在勇气和宽容中重修于好。纸船和风筝就是他们友谊的见证,纯真而美好。二年级的孩子读这样童趣温馨的文章,定也能融会其中,亲历感受。
【教学理念】
把握低段特点,贯穿识字教学。
注重情境创设,引领快乐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扎、抓、福等生字,会写扎、抓、祝、福。
2、在具体语境中深刻体会松鼠和小熊的乐坏了,能有感情朗读,并初步感受拥有友谊的快乐。
【教学预设】
一、读通课文,了解故事
1、揭题,正音。
2、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或特别难读的自然段反馈读。
3、教学扎、抓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聚焦友情,阅读故事
1、师生合作读1-6段。
2、比较学习第三段和第五段。
①理解乐坏了。
②指导读。
三、复现生字,整理故事
1、阅读儿歌。
2、区别漂、飘。
3、书写祝福。
4、小结。
《纸船》教案2一、 复习生字,引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齐读课题。
2、 纸船和风筝多美啊!今天,课文中的小松鼠也折了一只纸船要送给咱们二甲班的同学呢,(课件)哦,还有满树香甜的苹果,想把它摘下来带回家吗?
3、 字音读准了,还能组个词语,红苹果就摘下来了,谁来试一试?
4、 看,香甜的苹果已经装满小船了。咦,小松鼠在苹果上还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什么呢?一起来读吧!(课件: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同学们,收到小松鼠这满船的果子,还有这美好的祝福,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纸船和风筝精品教案
5、 是的,意外地受到礼物和美好的祝福,怎么会不令人快乐呢?瞧,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就和你们一样。想不想去感受他俩快乐的心情呢?
6、 赶快打开课文。92页。
二、 入情入境,品味朗读。
(一)感悟1——6小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1、 自由朗读课文1——6小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你读到了小熊和松鼠的快乐?
2、 老师看见,快乐已经写在你们的脸上了?读到哪儿,你觉得小熊特别快乐?
3、 哦,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小熊的快乐。出示有关句子(课件),收到纸船,小熊乐坏了。谁能做个“乐坏了”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课件)(小熊又蹦又跳,真是乐坏了。)诶,别光心理偷着乐,谁能当快乐的小熊,读出自己的快乐呢?指导朗读,体会快乐。
4、 是呀,从山上流下的小溪里,意外地收到这装满祝福的纸船,小熊怎么不乐坏了呢?(简笔画,贴图)大家看,这只小松鼠,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5、 他也乐坏了,谁觉得这一段自己能读好呢?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6、 小熊乐坏了,松鼠也乐坏了,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多少笑声啊!让我们在音乐中去再次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
7、 配乐齐读1——6段。把书拿好了,看谁是最快乐的小熊和小松鼠。
(二)品读7——11段,体会失去友谊的难过。
1、过渡(老师动情的讲述: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中的时候,这快乐和幸福却没有了。)
2、配乐范读7——11段。
3、同学们,你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就从“可是有一天”开始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4、从大家的眼睛里,老师可以看出,读完以后,你们有很多的感受想说,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当我读到( ),我觉得很( ),因为( ).”来谈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吗。跟大家说说吧!
5、学生谈到哪一段,就相机出示哪段,指导朗读。(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好的感受。你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6、(学生说到第7自然段时,相机进行词句教学):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吧!“漂流”“飘荡”,这两个词贴到黑板哪儿合适呢?请同学上来贴一贴。
7、 你为什么要把飘荡贴到风筝的边上,把漂流贴到纸船的边上呢?(哦,有风才能飘,这就叫“随风飘荡”,有水才能漂流,顺水才能漂流。)
8、 (课件)红色的词会读吗?谁能读得更美呢?
9、 听了你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随风飘荡的风筝,看到那顺水漂流的小船了,真美啊!可是这么美的风筝和纸船却再也看不到了。再来读读这一段吧。
10、 生生合作读全文。(我知道,很多同学都被小熊和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7——11段连起来读给大家听,把美好的感受带给大家,谁愿意?其他同学就一起来读1——6段,体会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的快乐,好吗?)
三、 联系实际,迁移运用:
1、 读得真好。你们已经在和小熊和松鼠一起难过,又一起高兴了。前几天,孙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来信,我来读给大家听听。老师读一封来信。
2、 如果请你给他回信,你会怎么对她说呢?
3、 听了你们的发言,孙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惊喜的发现,同学们更加懂得珍惜友情了。是啊,就让这象征着友谊的风筝永远飘荡在蓝天,让这象征着友谊的纸船永远在小溪里漂流吧。让这美好的友情永远珍藏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心间。
《纸船》教案3教学目的:
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不同表现形式。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 导语: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 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 ……此处隐藏18201个字……)“坏”这个字也是我们所要学写的一个生字,指导“坏”字的书写。
(6)指导朗读,感受“乐坏了”。
4、那随风飘扬的风筝礼物中又藏着什么秘密呢?请这只小松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收到的礼物,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此时的心情吗?
5、关注三拼音节“抓”,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抓”字,并积累更多的带有提手旁的生字。
6、拓展延伸:联系文中的第二幅插图,试着填一填。
当___时候,小松鼠觉得特别幸福。
当___时候,我觉得特别幸福。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去体会语言的神奇、内容的多彩和内韵的深长。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展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规范书写、学写生字
1、小熊把祝福扎到风筝上,松鼠把快乐折进纸船里,,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小松鼠带来了幸福,出示:祝、幸、福。这三个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写的字。
2、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祝、福”。学生在写字纸上自己写一遍。
《纸船》教案15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深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它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个生字“受”,会写“扎”和“抓”2个带提手旁的字,这两个生字笔划简单,偏旁比较典型,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理解“受不了、挂着”等词语。能区分形声字“漂、飘”。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理念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吃惊,老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学生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生字。
2、 回顾第一节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感受友谊的快乐
(一)学习第2节和第4节。
1、 自读找段。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联系的?用“——”划下来。汇报交流。
2、 区分形声字“漂”和“飘”。
3、 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3节和第5节
1、 看图找段。课文中哪两段话是写两幅插图的?
2、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心情。
3、 通过动作演示和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挂着”。
三、学习课文7-11自然段,体会他们失去友谊及重归于好的心情
1、 师配乐范读7-9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边读边体会。
2、 在他们分开的日子里,小熊还是每天扎风筝,松鼠还是每天折纸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 过了几天,松鼠实在受不了了。教学生字“受”。联系实际理解“受不了”,体会松鼠后悔、遗憾的心情。
4、 指导朗读。
四、拓展写话
1、 观察画面。
2、 学生在练习纸上写话。
五、指导写字
1、 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 师范写。
3、 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附写话练习纸: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成功地显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营造和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这节课一上课,让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时,我通过精美的板画和张贴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
二、感悟与训练并举。
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大潮中,我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
首先,在语境中识字,在比较中识字。课文中出现了“飘、漂”,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通过让学生到板画中“贴一贴”两个词的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其次,在想象中理解,在联系生活实际中体验。例如理解“受不了”一词,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不了的时候?”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再问松鼠受不了的是什么,让他们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来体会松鼠失去友谊后的心情。在教学“挂着”一词时,通过教师动作演示来区分“挂”与“绑、贴”的不同,找一找周围“挂着”的东西,进一步理解掌握。
再次,读说结合,升华主题。在课文教学结束时,进行拓展: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 。让学生通过看图,进行说话训练,升华主题: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珍惜友谊。
三、在感情朗读中体验。
低段的朗读训练是重点,朗读的指导形式多样化,范读、齐读、自读、跟读、配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读中理解课文,读中导学,读中悟义。
我主要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对于长课文,这是很有效的方法。在指导读重点部分的时候,我一方面抓了课文的第三节和第五节,让孩子通过表情、动作来读出“乐坏了”的心情,读好相互祝愿的话。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抓住他们争吵以后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的那段话,通过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学着读,用忧伤的音乐来感染学生,体会两个小动物难过、遗憾的一种心情。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以下两个地方。
1、在区分“飘、漂”两个字时,在学生上台贴词卡的基础上,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急于进入下一个环节,忘记了小结,应该及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2、在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节和五节时,教师问“怎样把这两段话读好?”这样的问题太理性化。可以安排让学生自由读,在这里,教师引导不够。